本文作者:小旺

历史美食文化的词语

小旺 05-14 40
历史美食文化的词语摘要: 乌镇美食文化发展历史?棉花糖历史?黄蒸是山西省长治市晋东南地区的一种小吃,它的历史起源和文化是什么?乌镇美食文化发展历史?乌镇美食特色有:定胜糕、乌镇酱鸭、红烧羊肉、臭豆干、熏豆茶...
  1. 乌镇美食文化发展历史?
  2. 棉花糖历史?
  3. 黄蒸是山西省长治市晋东南地区的一种小吃,它的历史起源和文化是什么?

乌镇食文化发展历史?

乌镇美食特色有:定胜糕、乌镇酱鸭、红烧羊肉、臭豆干、熏豆茶等。乌镇历史悠久,据乌镇近郊的谭家湾古文化遗址考证表明,大约在7000年前,乌镇的先民就在该地繁衍生息了。那一时期,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。

棉花糖历史?

棉花糖(cotton candy)是一种传统的街头小吃,发明于1900年代的美国,经由世博会传播,目前已成为一款风靡于世界各地的甜食。

追根溯源,棉花糖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5世纪的意大利他们用锅子将糖加热融化后快速搅拌拉出糖丝,再用小棒绕起来吃,这是意大利人发明的首款串状甜品。当时这种甜品的制作十分费时,制作工艺也相当复杂,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用到。

历史美食文化的词语
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现代棉花糖是在1900年代左右研发出来的,当时是一种十分昂贵的食品,底层的劳动人民无法享用到。

机械化制作棉花糖工艺是由美国牙医威廉·莫里斯(William Morrison)和糖果商约翰·沃顿(John C. Wharton)根据旋转糖的原理于18***年所发明的,Wharton 和 Morrison在1899年注册了一个棉花糖机的专利。他们发明了一种通过一个小孔,利用离心力使白砂糖融化旋转,继而生产棉花糖的电动机器。这两位来自美国田纳西州的发明者获得专利权。并在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上与公众首发亮相,取名为“仙女丝”(Fairy floss)。

在世博会期间展示了棉花糖的生产过程,获得了民众的青睐,当时这款新奇甜食的售价高达每捧25美分,但在博览会上依然大受欢迎,共计售出了68655根,其中一半的成本用于了支付世博会的场租。1920年代,仙女丝被更名为棉花糖,早期的棉花糖机需使用缝纫机式的踩脚踏,制作棉花糖时必须不断踩踏以带动小马达,糖丝才会如春蚕吐丝般缓缓而出,1***0年代开始出现电动的棉花糖机,每年的12月7日是美国的国家棉花糖日。

历史美食文化的词语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黄蒸是山西长治市晋东南地区的一种小吃,它的历史起源和文化是什么

黄蒸,流行于晋东南地区,尤其是长治市。其实,它还有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,长治话叫“团的”或“团子”。黄蒸是基于这种食物的颜色和制作工艺,“团的”、“团子”大概是基于这种食物外形椭圆。

  关于黄蒸的历史,应该无从考据,我想至少有几百年时间,并且已经成为晋东南地区民俗文化的一个代表。还听说这样一件事,是关于慈禧太后的身世之谜。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,就是慈禧太后是长治人,并且就在距离长治市不远的长治县。其中的一个论据是慈禧的贴身宫女以及老太监回忆,慈禧的许多爱好都与长治有关,比如喜欢听上党梆子,曾经给长治的上党梆子剧团题过名,还特别爱吃长治一带的食品,如沁州、壶关醋、襄垣黑酱、酸菜,尤其爱吃“团的”(黄蒸)。

作为长治人,关于黄蒸的做法,从小就有深刻的记忆。一到冬季,多数家户都会蒸黄蒸,这是件盛大的事情,因为一次要蒸上百个,基本能满足一家人一冬天食用。

在我家,母亲首先要精选好玉米,先煮,凉干加工,推碾子上磨蜕皮(后来用了机器)碾成玉米面,加湿过的黍米也碾成细面,满满地堆在面盆里,将玉米面放入面盆,用翻滚的开水烫了,再把软米面以二比一的比例加入和好,用厚厚的毛巾盖上,热炕头上放满了发面的盆子,用棉被、毯子捂得严严实实,称之为“起面”。

历史美食文化的词语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“起面”期间,就要开始准备“馅”了。馅有两种,一种是豆沙,一种是蔬菜胡萝卜粉条等)馅。其中,豆沙馅最受欢迎,制作量最大。母亲将自家地里收的红豆再加上糖精同煮,煮软后,用擀面杖捣碎做馅。把做好的豆馅放置一旁晾着,备用

起好面,做好馅,开始包黄蒸。用手将起好的面捏成团,再做成中空的窝头状,将豆馅放入包好,两手合拢如作揖般稍微拍扁一点,放入蒸笼内蒸半小时。黄蒸就出笼了,揭笼时,香气扑鼻,热气弥漫开时,软津津油亮亮金灿灿的黄蒸醉卧其中,无比绚烂。

蒸好的黄蒸放入大缸内,放在院子里,寒冷的天气就是天然的冰箱,黄蒸冻得硬邦邦的,作为整个冬天早晨或是晚上的干粮。黄蒸的吃法很多,既可以放在蒸锅里热着吃,也可以和小米稀饭煮在一起吃,还可以在火炉边上烤着吃。

然而,凡事总是有个度的。与我而言,对于黄蒸的记忆并不是那么美好,原因可能是吃太多了。记忆里,早晨是黄蒸配酸菜,再加一碗小米稀饭,晚间依然是烤黄蒸(放在火炉旁加热),再加一碗小米稀饭,所不同的是酸菜换成了土豆丝。一冬如此,早已厌烦。

如今,近三十年过去,黄蒸早已远离我的生活。偶尔回家乡,再尝久违的黄蒸,感觉味道还是不错的,但也只是点到为止。

 

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tlfw.com/post/1700.html发布于 05-14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