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小旺

食疗的历史,食疗的历史渊源

小旺 06-13 24
食疗的历史,食疗的历史渊源摘要: 古代历史上人们制作美食,是从什么年代开始用油制作美食的?古人也是一日三餐饭吗?对三餐的别称又是什么呢?历史上从外国引入的食物和水果有哪些?古代历史上人们制作美食,是从什么年代开始用...
  1. 古代历史上人们制作美食,是从什么年代开始用油制作美食的?
  2. 古人也是一日三餐饭吗?对三餐的别称又是什么呢?
  3. 历史上从外国引入的食物和水果有哪些?

古代历史上人们制作美食,是从什么年代开始用油制作美食的?

中国饮食文化发展是伴随着烹饪的发展而演变的,它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

一、萌芽时期又称火烹时期,大约在五十万年以前,这个时期的典型特征是用火直接加热,再后来有了原始的欢具。

二、时期 又称陶烹时期,大约在一万年以前,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是出现了陶器,用水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诞生了,有了最早的蒸,煮。

食疗的历史,食疗的历史渊源
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三、发展时期 又称铜烹时期,大约在四千年以前,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是出现了铜制炊具,铜制炊具耐得了高温,有了以油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,如煎、炸。

四、繁荣时期 又称铁烹时期,大约在春秋晚期,这一时期出现了铁器,由于铁器传热的速度比较快,所以有了炒。

五、昌盛时期 又称电烹时期,这一时期发明了电器,电器的广泛应用使中国烹制有了一个质的飞跃。

食疗的历史,食疗的历史渊源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真正开始使用食用油的时期是北宋时期

没有榨油技术诞生之前,古代人们使用的是动物油脂,如牛油、狗油、猪油、羊油等煎制。直到北宋时期木制榨油机的出现,人们才有了充足的食用油。

东坡肉就是北宋时期的名菜

食疗的历史,食疗的历史渊源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从史料看最早记载于周朝,膏谓之动物油。也就是说从周朝时期,古人开始用动物油制作食物

《周礼·天官·应人》:“凡用禽兽,春行羔豚,膳膏香;夏行腒鱐,膳膏臊;秋行犊麤,膳膏腥;冬行鱻羽,膳膏膻”。(行:食用。羔:小羊。豚:乳猪。膏香:牛膏。膳:烹调。腒:干雉。鱐:干鱼。膏臊:狗膏。犊:小牛。麤:幼鹿。膏腥:猪膏。鱻:活鱼。羽:雁。膏膻:羊油。)

植物油起源于张骞出使西域之后带回的芝麻“胡麻”,初期制作为燃料使用,最早专门写食用植物油为宋代。

宋庄季裕《鸡肋编》中有一节专记油,详述宋代各种植物油的提取,认为诸油之中“胡麻为上”。庄季裕记,当时河东食***油,陕西食杏仁、红蓝花子、蔓菁子油,山东食苍耳子油。另外还有旁昆子油(疑乃蓖麻油)、乌桕子油。婺州、频州沿海食鱼油。“宣和中,京西大歉,人相食”,又“炼脑为油,以食贩于四方莫能辨也”。

中国人很早就开始食用动物油脂,到宋代才开始大量食用植物油脂。

植物油脂食用时间晚于动物油与古代的农业生产有关 ,传统五谷都作为主食食用。大豆虽原产于中国,但出油率低。

而像出油率高的油菜花生都是到了宋明时期才进入中国。

所以中国一直是以动物油脂为主要油料的国家

题主要问古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油制作美食?

我觉得应该跟人类历史一样久远。

诉诸常识想,人类应该最早使用的动物油脂。

比如:人类养猪历史历史就有七八千年之久,猪身上有大量的油脂,油脂是高热量食物,对于史前生产力低下的人类来说,应该是长期处于一种半饥半饱状态中,富含热量的动物油脂,简直就是无上的美味

中国最古老传世文献《周礼》中,记载了上古时代的八种顶级美食——「八珍」:淳熬、淳母、炮豚、炮牂、擣珍、渍、熬、肝膋。

「八珍」之「肝膋 」:就是用猪身上的网状油脂,包裹狗肝炙烤而成。

猪网油也就是猪的肠系膜,也即郑玄注《周礼》说的「肠间脂」。

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后,才开始使用植物油,因为植物油需要农业种植,自然***集野生油料作物产量太低,而且植物油的压榨工艺也比较复杂。

中国是宋代以后才有用油炒菜的,主要是以动物油为主。

一、在原始社会之初人类依靠渔猎和***集植物为生。火的出现让他们开始学着烤制食物。在他们烤制肉食之际,发现从动物体内熔滴下来的油脂具有特殊的香味,而且肥肉细嚼亦能挤出油脂,从而懂得日晒、烘烤和挤压均能从含油丰富的动物中得到油脂。

二、从此萌发了人类利用动物油的历史。而后古人在烤食过程中,发现一些果仁掉进火里会飘逸出香味,也会熔出像动物油似的液体。植物油也从此得到广泛的应用。

三、古时期,我国古人就已开始食用油类食品,不仅如此,据古书记录,不同季节还须使用不同的油。春天用牛油煎小羊、乳猪;夏天用狗油煎野鸡和鱼干;秋天用猪油煎小牛和小鹿;冬天则用羊油煎鲜鱼和大雁,这时吃的油是动物油。

四、汉代以后,开始出现植物油,但不能食用,只用来制绢布,直到宋代,才开始有食用植物油的纪录,有麻油、豆油、菜油、茶油等。

古人也是一日三餐饭吗?对三餐的别称又是什么呢?

原始社会,老祖宗们都摘野果子,***野生动物,有没有得吃,能吃多少,什么时间吃都是不固定的,所以那时的人类生活状态可以用饥一顿饱一顿来形容

进入农耕社会以后,谷物俘获了人类的欢心,成为人类稳定的食物来源,因此,吃饭也规律了起来。甲骨文曾记载商朝时期一日两餐制。那时,人们将一昼夜分为八个时段:旦、大食、大***、中日、昃(ze)、小食、小***、夕。根据名字应该能看出来,这些时段是根据人们的作息活动命名的。旦就是晨起时分,而夕就是睡觉的黑夜。大食小食自然就是吃饭的时间啦。根据学者分析,大食为早8点左右,小食为下午4点左右。因此,能看出商朝的人们是吃两餐的。

根据人类文明的进步,大约西周时期,人们开始把一天平均划分为十二时辰。其中有两个时辰叫“食时”和“哺时”,分别对应的上午7点到9点和下午的3点到5点。

文邹邹的古人还把一日两餐都起了名字,“朝曰饔yong,夕曰飧sun”。还因此有了成语“饔飧不继”,就是指吃了上顿没下顿,生活困苦。

先秦时期的一日两餐制,到了唐朝发生了变化。因为唐朝人们生活水平提高,平时的活动时间拉长了,因此两顿饭隔得太久会饿,所以就在两餐之间加了一顿点心,这就是午饭的雏形。当然,那时得是有条件的富裕阶层才能享受的。

宋朝开始,商品经济活跃,城市繁荣,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,因此对午餐的需求更明显。不仅如此,因为夜经济发达,很多人还可以吃夜宵。

到了明清以后,汉族基本普及一日三餐。但是清朝统治者还保留了两餐制。康熙帝曾给大臣的朱批中写道:“尔***一日三餐,夜又饮酒。朕一日两餐。当年出师塞外,日食一餐。”因此,一日几餐跟民族习惯还有些关系呢!

现在宅在家里,为了控制体重,特别把家里的三餐改成了两餐,因此,现代社会的一日几餐跟某些特殊要求也是很有关系的。

历史上从外国引入的食物和水果有哪些?

在中国古代历史上,外国食物水果引入主要分为两个时期:

第一、张謇出使西域引入的外来食物


这一时期,传入的主要食物有:芝麻、馕、香菜、核桃、葡萄、大蒜等,这一时期引进食物大多会冠名“胡”字,比如核桃叫做胡桃、芝麻又叫做胡麻等等。

第二、大明王朝的“航海时代”引进外来食物


美洲作物的引进与传播,是这一时期我国食物引进的一个显著特点,传入中国的美洲食物主要有玉米、番薯、豆薯、马铃薯、番木薯、南瓜、花生、向日葵、辣椒番茄、菜豆、菠萝、番荔枝、番石榴、油梨、腰果、可可、西洋参、番木瓜等等

当然,还有不少其他食物也是来自于国外,比如我们冠以“洋”开头的洋芋、洋白菜,冠以地域名字的美国葡萄、西洋苹果等等。
正是由于这些物品的引进,扩大了我们的饮食范围,给我们丰富了食谱的同时,也造就了我们一代代的吃货们!

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tlfw.com/post/3094.html发布于 06-13

阅读
分享